藉這種科層組織,涵蓋所有政策領域。
」同樣地,在二○○三年亞太經合會前將法輪功信眾驅逐出城,也直接來自於北京的壓力。」可是他們把其他人趕回去,亦即美國在一場政治角力戰裡輸掉的中國異議分子。
但是我們從未把他們趕回中國。泰方告知美方他們試著要平衡人道考量、政策延續性,以及與北京的關係,隨後泰方逼迫這位異議人士接受逐離。然而在美國大使館看來,「此刻並無理由認為泰方會反對美國重新安置法輪功案例」,對此美方於二○○五年緊急著手處理。異議人士同樣拒絕接受提議,可是仍然遭到逐離。美國外交官的插手程度不明。
」上述聲明的歷史諷刺之處在於,以塔克辛治下的中泰關係,治理方式的不平衡完全倒向中國這一方。隔年塔克辛推翻川的決定、依循中國要求,拒絕達賴喇嘛入境。有人可能爭論中國共產黨的洗腦教育,塑造了當代中國人民的思想,把他們變成中國民族主義的後備軍等等。
因為它們只適用於西方文化,而中國有自己文化的特殊性,因此它們並不適於中國。有人可能主張中國傳統文化使中國人民對於專制政權不僅容易忍受、甚至傾向支持,因此,美國NBA事件反應了真實的文化衝突。支持中國「文化自信」的「文化特殊性理論」蘊涵了下列三個關於「價值」的論題:唯權力論、集體主義和價值相對主義。例如對西藏(圖博)、新疆(東土耳其斯坦)人民的壓迫,今(2019)年更迫使逾百萬香港人民站出來抗議港府政策而爆發「反送中運動」,也因此引爆了中國抵制(甚至可以說霸凌)NBA的衝突事件。
根據一些出現在中國都市街道的標語顯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十二名詞被列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因此,不同價值如西方價值和中國價值之間的競爭,在本質上是權力鬥爭。
根據同樣的「邏輯」,一旦中國的政治經濟強大,中國自然也能推廣自己的文化和價值到全球,當全球有更多國家接受中國的文化價值時,中國的文化價值就有可能取代西方的文化價值而成為「普世價值」。從更寬廣的角度來看,這個衝突似乎反應了「中國的價值」與「西方民主國家的價值」之間的衝突。「文化特殊性」指的是什麼?這個「文化特殊性」的論述是這樣的:西方國家所謂「自由、人權、民主」等等「普世價值」並不是真正的普世價值,它們只是西方特殊文化的反映、只是「西方價值」。它們之所以被稱作「普世價值」,是因為西方國家過去的政治經濟力量強大,形成西方文化霸權,並推廣到全球。
在此我只想討論一個意識形態的策略,即訴諸於「文化特殊性」的理論或論述。在臉書上有一「陳瑞麟的科哲絮語」專頁,不定期地發表個人在各種領域探索、思考的片段文字)美國NBA總管莫雷(Daryl Morey)在美國境內的社交軟體推特上,發表支持香港反送中運動的言論,引來中國國內的憤怒情緒在臉書上有一「陳瑞麟的科哲絮語」專頁,不定期地發表個人在各種領域探索、思考的片段文字)美國NBA總管莫雷(Daryl Morey)在美國境內的社交軟體推特上,發表支持香港反送中運動的言論,引來中國國內的憤怒情緒。在此我只想討論一個意識形態的策略,即訴諸於「文化特殊性」的理論或論述。
如果今天中國堅持過去西方與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行為是錯的、不正義的(因為他們侵犯了中國人民的自由、生命、財產等權利),那就表示中國正訴諸於超越權力之上的客觀價值。然而,與世人預期和預測不同的是,中國共產黨始終拒絕走向民主制度,對國內的管制更在習近平擔任國家主席之後,走上更專制極權的方向。
那是干涉中國內政,不尊重中國的特殊國情與文化,染黑中國形象。回顧歷史,過去四十年來,中國透過台商與西方資本的投資變成世界工廠,經濟持續高速成長。
根據同樣的「邏輯」,一旦中國的政治經濟強大,中國自然也能推廣自己的文化和價值到全球,當全球有更多國家接受中國的文化價值時,中國的文化價值就有可能取代西方的文化價值而成為「普世價值」。我在下文逐點說明其內涵並加以駁斥。一個有更大權力支持的信念或行為,不管它的合理性是怎樣,它就是「有價值的」。但是,中國並不「稱霸」,中國不會干預或改變他國的內政與文化,他國(政府與人民)也不該對中國的內政說三道四、妄加議論。根據一些出現在中國都市街道的標語顯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十二名詞被列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它們之所以被稱作「普世價值」,是因為西方國家過去的政治經濟力量強大,形成西方文化霸權,並推廣到全球。
從這樣的唯權力論,會推出接受一個價值沒有對或錯、合理性或不合理、正當或不正當可言。說穿了,這套「文化特殊性理論」還是根源自西方,但是本文不打算追究它的來龍去脈,只想分析它的內涵、拆解它,並駁斥它的理論基礎。
如果自由民主國家視為理所當然的自由、人權、民主等是「普世價值」、是生而為人都應該追求的基本價值,為什麼中國人民卻反對甚至敵視這些價值,反而支持中國共產黨的專制獨裁?這個問題令世人困惑,可稱為「中國困惑」。這些看法都有其真實性。
有人可能認為這一切都是出於中國共產黨的意志,因為中國政府對其國內的言論與思想有嚴密的控制,使得人民不敢表達出自己真實的聲音(回顧三、四十年前,中國曾有過爭取民主現代化的北京之春、八九民運等等)。因為它們只適用於西方文化,而中國有自己文化的特殊性,因此它們並不適於中國。
可是,強權者無法保證自己永遠是強權,一旦它淪為弱勢時,「唯權力論」會讓它無法指控欺凌它的其它強權是錯的、不正義的,因為強權之所在即價值之所在。支持中國「文化自信」的「文化特殊性理論」蘊涵了下列三個關於「價值」的論題:唯權力論、集體主義和價值相對主義。有人可能爭論中國共產黨的洗腦教育,塑造了當代中國人民的思想,把他們變成中國民族主義的後備軍等等。因此,不同價值如西方價值和中國價值之間的競爭,在本質上是權力鬥爭。
如果這世界存在超越權力的客觀價值,就表示「唯權力論」是錯的,那麼主張所謂「普世價值」只是由於西方霸權的支撐才成為普世價值就站不住腳了。這個理論為中國共產黨的國家治理政策與全球政策,提供理論上的支持,而且至少說服一些具有思考力的知識分子或人民,因而支持中國共產黨的統治,並為中國共產黨標榜的「中國式社會主義」的「文化自信」提供心理基礎。
駁斥:價值的唯權力論通常是強權者「合理化」自己霸權的藉口。「文化特殊性」指的是什麼?這個「文化特殊性」的論述是這樣的:西方國家所謂「自由、人權、民主」等等「普世價值」並不是真正的普世價值,它們只是西方特殊文化的反映、只是「西方價值」。
有人可能主張中國傳統文化使中國人民對於專制政權不僅容易忍受、甚至傾向支持,因此,美國NBA事件反應了真實的文化衝突。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一、「價值的唯權力論」意指價值和價值推廣的基礎就是政治權力。
從更寬廣的角度來看,這個衝突似乎反應了「中國的價值」與「西方民主國家的價值」之間的衝突。貿易活動使中國與世界有大量人才與物資交流,中國每年到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留學的學生人數高速成長,四十年來有大量人才學成歸國。中國輿論不僅要求莫雷道歉,甚至要NBA總裁蕭華(Adam Silver)開除莫雷。一百多年前,今日中國的前身清帝國,曾經長期淪為列強欺凌的弱者,「唯權力論」在邏輯上使中國無法控訴當年的西方或日本的帝國主義對於中國的傷害。
文:陳瑞麟(在學院的哲學工作者,專長是科學哲學,但是對於政治有相當關懷。然而,這篇文章無法提供一個全面的答案。
這種種現象都讓西方國家相信:或許有可能慢慢地改變中國的政治制度,和平演變中國。例如對西藏(圖博)、新疆(東土耳其斯坦)人民的壓迫,今(2019)年更迫使逾百萬香港人民站出來抗議港府政策而爆發「反送中運動」,也因此引爆了中國抵制(甚至可以說霸凌)NBA的衝突事件
由於Banisteriopsis caapi中含有harmine、harmaline、tetrahydroharmine三種蓬生物鹼(harmala alkaloids),屬於單胺氧化酶抑制物(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 MAO-I),當混合DMT一起口服時,可抑制人體內單胺氧化酶代謝DMT的作用,而讓DMT保持活性發揮精神驅動(psychoactive)之效果(McKenna et al., 1998)。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圖3:薩滿儀式16世紀起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征服中南美洲作為殖民地,在探險的過程得知南美原住民使用ayahuasca的行為,但基於政治、文化、宗教的理由將ayahuasca視為惡魔的藥水,並企圖強迫原住民改信天主教、摧毀原住民傳統文化,使得原住民只能在殖民者無法觸及的叢林中延續ayahuasca使用的文化實作,ayahuasca因而在歐洲殖民者的視野內消失了超過兩百年(Grob, 2014)。